約莫一兩個月前,在電視上看到了《火焰之舞》即將來台演出的消息。興沖沖地和朋友一起買了票。

  自從畢業那年看了有生以來第一場正規的演唱會《民歌40》之後,看到一些感興趣且價格負擔得起的表演,便會買票進場支持,畢竟親臨現場的感覺還是很不一樣的,也算是對藝術文化、對專業的一種尊重與支持。

  第一次看《火焰之舞》是在國小的時候,跟《鐘樓怪人》一樣,國中、高中也都還會有老師播放這些經典表演讓我們欣賞。真心覺得,很多東西是必須從小潛移默化地培養的。雖然當時搞不懂具體內容是什麼,只是單純地覺得歌曲好聽、表演很棒,但這些美好的事物還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。到了國中高中隨著年齡的成熟,也逐漸理解當中的劇情以及表演細節處的力與美。

  《火焰之舞》被認為是踢踏舞王──麥可‧佛萊利(Micheal Flatley)的經典著作,以愛爾蘭神話為基底,並邀請了被譽為「愛爾蘭首席配樂大師」的羅南‧哈德曼(Ronan Hardiman)擔任音樂製作。於1998年在倫敦海德公園首演後,從此成了踢踏舞劇史上的不朽傳奇。而麥可‧佛萊利也已於2001年結束巡演後宣布高掛舞鞋從舞台上退休。

  《火焰之舞》曾於2008、2009、2012來台,今年已是相隔六年第四度來台,本次來台巡演是由被視為舞王接班人的詹姆士‧基根(James Keegan)擔任男主角。表演北中南都有,光是台北就有兩天演出,一天兩場。

  表演的部分多了很多新的元素,無論是服裝、音樂,或是舞蹈表演的編排,都有了不同以往的調整。反派的面具在細節上更加精緻,舞者們的服裝也更加多元,且有些服裝還加上了LED效果,音樂也有了調整,從前我最喜歡的、代表反派的《勇士們》(Warriors)已經不是從前的版本了,有些小小的失望,雖然多數音樂都重新編排過了,但隱約還是能聽出從前的旋律,唯一不變的是精靈的笛子演奏,這段旋律真是經典中的經典,幾乎可說是《火焰之舞》的靈魂所在。舞蹈和音樂一樣,能看到舊有的影子,同時也融合了新式的東西,比如精靈多了很多特技及舞蹈,女舞者的部分面對蛇蠍美女的挑釁,女主角和她的夥伴們外衣一脫,舞姿性感更勝以往。

  舞台搭建共有三層,最後的群舞及謝幕看得我心驚膽戰,搭配聲光效果依然不減震撼,煙火特效同樣沒有一絲馬虎,最後的安可加碼也表現了十足的誠意。

  從前的表演沒看過,不知道觀看人數多不多。此次台北場分兩天共四場,不知道是不是分得太散了,我看的是9號下午16:30的,總覺得觀看人數沒有我原先以為得多,感到有些可惜,好在大家還是很熱情的給予互動、掌聲和歡呼。平心而論,這樣的票價能有這樣的規模和演出可說是十分值得,隔日高雄場、下周台中場,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到場支持。

  能有機會看到這次的演出,某方面來說算是圓滿了我內心深層難以言表的東西,怎麼說呢?就是一個從小到大一路看著、覺得有些遙不可及的演出,沒想到有朝一日可以那麼貼近地看著感受著,而不再是隔著冰冷的電子產品和螢幕。希望未來也能有機會親臨《鐘樓怪人》的現場表演,能夠見證這些古老的故事,透過這些美好的音樂和表演呈現,那樣貼近其豐富、鮮活和細節,著實令人感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潮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